尿比密檢測:關鍵檢測項目及臨床意義
一、尿比密檢測的基本原理
二、主要檢測方法及項目特點
-
- 原理:利用光線折射率與溶質濃度的關系測定。
- 優勢:操作便捷、樣本量少(1~2滴)、結果穩定,臨床最常用。
- 局限性:受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造影劑)干擾,需校正。
-
- 原理:試紙上的多聚電解質釋放H?,根據離子濃度改變顏色。
- 優點:快速、經濟,適合床旁檢測。
- 缺點:精度較低(僅顯示范圍,如1.005、1.010等),易受pH值、蛋白質影響。
-
- 原理:依據尿液密度使比重計漂浮的高度讀數。
- 現狀:因操作繁瑣、需大量樣本,已逐步被淘汰。
-
- 關聯性:尿比密與滲透壓正相關(滲透壓=40×(USG−1))。
- 臨床價值:滲透壓更精準,常用于疑難病例(如尿崩癥)的鑒別。
三、檢測結果的臨床解讀
-
- 生理性:脫水、劇烈運動后出汗。
- 病理性:
- 糖尿病(尿糖增高)。
- 腎病綜合征(蛋白尿)。
- 心功能不全(腎血流減少致濃縮尿)。
-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過多(如SIADH)。
-
- 生理性:大量飲水后。
- 病理性:
- 尿崩癥(中樞性或腎性)。
- 慢性腎衰竭(腎小管濃縮功能喪失)。
- 急性腎小管壞死恢復期(稀釋功能先恢復)。
-
- 提示:等滲尿,見于嚴重腎功能不全(腎調節功能喪失)。
四、聯合檢測項目與綜合分析
-
- 葡萄糖:陽性時高比密可能由糖尿導致(如糖尿病)。
- 蛋白質:大量蛋白尿(>3.5g/24h)虛高比密,需校正。
- pH值:堿性尿可能低估比密(試紙法)。
-
- 血肌酐、尿素氮:評估腎小球濾過率(GFR)。
- 電解質:低鈉血癥提示SIADH或脫水。
-
- 禁水-加壓素試驗:鑒別中樞性與腎性尿崩癥。
- 尿滲/血滲比值:比密正常但尿滲降低時提示稀釋功能障礙。
五、干擾因素及注意事項
-
- 造影劑、甘露醇:顯著增加尿比密。
- 利尿劑:降低比密(如呋塞米)。
-
- 晨尿最佳(濃縮狀態),隨機尿需注明時間。
- 避免污染(如消毒劑、分泌物)。
-
- 嬰幼兒:比密偏低(1.002~1.004)屬正常。
- 老年人:濃縮功能減退,比密常低于1.020。
六、臨床應用場景
- 脫水評估:高比密提示容量不足(需結合血鈉)。
- 糖尿病監測:尿糖與比密協同升高。
- 尿崩癥篩查:持續低比密+多尿需進一步檢查。
- 腎功能分期:慢性腎病晚期出現等滲尿。
七、總結
上一篇: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下一篇:皮下組織植入后局部反應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51
50
68
49
50
41
51
48
49
64
44
48
47
49
55
47
48
55
59
4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