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質檢測項目
1. 宏觀物理特性
- 顏色與光澤:通過目視或分光光度計測定樣品表面顏色及反光特性(如金屬光澤、玻璃光澤等)。
- 硬度測試:采用莫氏硬度計(劃痕法)或顯微硬度計(壓痕法)測定抗磨損能力。
- 密度與比重:阿基米德法(浮力法)或比重瓶法測定,區分礦物種類(如方鉛礦高密度>7 g/cm³)。
- 磁性檢測:磁力計判別鐵磁性(磁鐵礦)、順磁性(黑云母)或抗磁性(石英)。
- 解理與斷口:觀察礦物受力后的破裂方式(如方解石的菱面體解理)。
2. 微觀物理特性
- 折射率測定:偏光顯微鏡下測定礦物折射率,輔助鑒定透明礦物(如橄欖石雙折射率0.036)。
- 熱電性/壓電性:專用儀器檢測電氣石等礦物的熱電效應或石英的壓電效應。
二、化學成分檢測項目
1. 元素定量分析
- X射線熒光光譜(XRF):無損檢測主量元素(Si、Al、Fe等)含量。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高精度測定痕量元素(ppm級,如稀土元素分布)。
- 原子吸收光譜(AAS):針對性檢測特定金屬元素(如Cu、Au)。
2. 礦物相分析
- X射線衍射(XRD):通過晶體衍射圖譜確定礦物種類及含量(如區分方解石與文石)。
- 電子探針微區分析(EPMA):微米級區域元素成分與礦物相定位。
3. 同位素分析
- 穩定同位素質譜:測定C、O、S等同位素比值,用于成礦環境研究(如δ¹?O示蹤熱液來源)。
三、結構構造檢測項目
1. 顯微結構分析
- 偏光顯微鏡薄片觀察:鑒定巖石礦物組合、顆粒大小及結構(如花崗巖的斑狀結構)。
- 掃描電鏡(SEM):納米級表面形貌觀測(如黏土礦物微孔結構)并配合能譜(EDS)成分分析。
2. 宏觀構造分析
- 巖石節理與層理測量:野外記錄或三維成像技術重建地質構造。
3. 孔隙度與滲透性測試
- 壓汞法(MIP):測定儲層巖石的孔隙分布及連通性。
四、功能性檢測項目
1. 工業應用性能檢測
- 耐火度測試:評估高嶺土等耐火材料的熔點(>1700℃)。
- 吸附性能測試:測定沸石、活性黏土的離子交換容量。
- 力學強度測試:巖石抗壓/抗剪強度試驗(如花崗巖單軸抗壓強度100-250 MPa)。
2. 環境指標檢測
- 放射性檢測:伽馬能譜儀測定鈾、釷、鉀放射性元素含量。
- 重金屬浸出實驗:模擬酸性條件檢測礦物廢料的環境風險。
五、綜合性檢測技術
- 拉曼光譜(Raman):快速無損鑒定礦物分子結構(如區分金剛石與石墨)。
- 紅外光譜(FTIR):分析礦物羥基、碳酸根等官能團。
- 熱分析(TG-DSC):研究礦物熱穩定性(如碳酸鹽分解溫度)。
六、檢測流程標準化
- 樣品制備:破碎、研磨、拋光、薄片制作(30 μm標準厚度)。
- 數據對比:ASTM、JIS等國際標準或區域地質數據庫(如RRUFF礦物庫)匹配。
- 報告生成:包含檢測方法、儀器型號、誤差范圍及地質解釋。
應用領域舉例
- 礦產勘探:XRF快速圈定礦化帶。
- 珠寶鑒定:拉曼光譜鑒別天然與合成寶石。
- 工程地質:巖石力學參數指導隧道支護設計。
- 環境修復:黏土礦物吸附性能評估污染治理方案。
技術發展趨勢
- 便攜式設備:手持XRF、便攜拉曼儀實現野外實時分析。
- 人工智能輔助:深度學習算法自動識別礦物顯微圖像。
- 多技術聯用:SEM-EDS與XRD協同提高分析效率。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1
20
27
20
21
27
22
36
29
27
28
26
33
26
32
30
30
25
32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