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低壓系統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一、檢測核心項目清單
-
- 線路與設備外觀檢查:
- 目測絕緣層老化、龜裂、破損(尤其電纜彎折處)。
- 檢查金屬部件銹蝕(如配電箱外殼接地端子)。
- 連接點可靠性測試:
- 使用力矩扳手抽檢螺栓緊固度(如母線接頭、斷路器端子)。
- 紅外熱成像儀掃描接線端頭(溫差>10℃視為異常)。
- 配電箱/柜評估:
- 內部清潔度(粉塵堆積易引發放電)。
- 防護等級(IP評級)與通風散熱設計匹配性檢查。
- 線路與設備外觀檢查:
-
- 絕緣電阻測試:
- 使用500V/1000V兆歐表,分段測量相-相、相-地絕緣電阻(標準值≥0.5MΩ)。
- 潮濕環境需換算至標準溫度(如25℃)下的修正值。
- 耐壓試驗:
- 工頻耐壓:2倍額定電壓+1000V,持續1分鐘(無擊穿/閃絡)。
- 漏電流監控閾值設定為≤10mA(醫療等特殊場所需更嚴要求)。
- 絕緣電阻測試:
-
- 接地電阻測量:
- 三極法/四極法測試主接地體電阻(TN系統≤4Ω,TT系統≤1Ω)。
- 土壤電阻率較高時,采用降阻劑或延長接地極處理。
- 等電位聯結驗證:
- 金屬管道、設備外殼與接地干線間的過渡電阻(≤0.2Ω)。
- 使用微歐計測量跨接線連續性。
- 接地電阻測量:
-
- 斷路器特性試驗:
- 過載延時脫扣測試(按1.05-1.3倍額定電流校驗動作時間)。
- 短路瞬時脫扣(5-10倍In電流下動作時間≤0.1s)。
- 剩余電流保護器(RCD)校驗:
- 額定剩余動作電流(IΔn)與實際動作值偏差≤±30%。
- 測試動作時間:1倍IΔn時≤0.3s,5倍IΔn時≤0.04s。
- 斷路器特性試驗:
-
- 電壓偏差與波動監測:
- 穩態電壓偏差(±10%額定電壓),短時閃變值(Pst≤1)。
- 諧波畸變率(THD)測試:
- 電壓THD≤5%,單次諧波(如3次、5次)≤4%。
- 非線性負載(如變頻器)集中區域需重點監測。
- 三相不平衡度評估:
- 負序分量≤2%,短時≤4%(電動機負載敏感區域需嚴控)。
- 電壓偏差與波動監測:
-
- 溫濕度監控:
- 配電室溫度≤40℃、相對濕度≤80%(電子設備區域需更低)。
- 消防設施聯動測試:
- 煙霧探測器與配電柜分閘聯動的響應時間≤30秒。
- 溫濕度監控:
二、檢測實施要點
- 檢測工具配置: 基礎工具(萬用表、鉗形電流表),專業設備(絕緣電阻測試儀、電能質量分析儀、熱像儀)。
- 數據記錄與報告: 異常點需拍照定位,測試數據按相位/回路分類存檔,對比歷史數據趨勢分析。
- 風險管控: 檢測前需執行斷電-驗電-掛鎖流程,電容設備放電時間≥5分鐘。
三、標準依據與周期建議
- 核心標準: IEC 60364系列、GB/T 16895《低壓電氣裝置》、GB 50150《電氣裝置交接試驗標準》。
- 檢測周期: 常規場所1-2年/次,高危場所(化工廠、數據中心)半年/次,災后或改造后需即時檢測。
四、常見問題處理
- 絕緣電阻低:烘干處理或更換線路(排查局部潮濕或破損)。
- 接地電阻超標:增補接地極或使用化學降阻劑。
- 諧波超標:加裝有源濾波器或重構配電網絡。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EMC)檢測下一篇:移動通信終端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3
14
16
16
20
22
18
20
17
14
17
17
21
18
15
20
22
18
19
2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