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備用壓敏電阻檢測項目及技術要點
一、常規電性能參數檢測
-
- 定義:壓敏電阻在1mA直流電流下的兩端電壓值。
- 檢測方法:施加1mA直流電流,測量電壓是否在標稱值±10%范圍內。
- 意義:標稱電壓過高會導致保護失效,過低則可能引發漏電流過大。
-
- 定義:在標稱電壓的50%~80%下,壓敏電阻的靜態漏電流。
- 檢測方法:施加標稱電壓的75%電壓(如V1mA=18V時,施加13.5V),漏電流應小于10μA。
- 意義:漏電流過大會導致器件發熱或影響電路穩定性。
-
- 定義:電壓-電流曲線的斜率,公式為: ?=log?(?2/?1)log?(?2/?1)α=log(V2?/V1?)log(I2?/I1?)?
- 檢測方法:在0.1mA和1mA電流下分別測量電壓值,計算α值(理想值≥20)。
- 意義:α值越大,壓敏電阻的電壓鉗位能力越強。
-
- 檢測方法:在1kHz頻率下測量壓敏電阻的電容值。
- 意義:高頻電路中需控制電容值以避免信號失真。
二、通流能力與浪涌測試
-
- 檢測方法:施加標準8/20μs波形脈沖電流(如1kA、2kA等級),記錄沖擊后V1mA的變化率(應≤±10%)。
- 意義:驗證壓敏電阻在瞬時大電流下的耐受能力。
-
- 檢測方法:重復施加額定浪涌電流(如10次),檢測標稱電壓和漏電流的變化。
- 失效判據:V1mA漂移超過±10%或漏電流超標。
三、環境可靠性測試
-
- 方法:在85°C環境下施加標稱電壓(V1mA),持續1000小時,檢測參數變化。
- 標準:V1mA變化率≤±10%,漏電流≤20μA。
-
- 方法:-40°C(30分鐘)↔ +125°C(30分鐘),循環100次,檢測外觀開裂或電性能劣化。
-
- 方法:溫度40°C、濕度93%RH下放置96小時,測試絕緣電阻和漏電流。
四、結構與材料檢測
-
- 檢查電極涂層均勻性、無裂紋、無氧化斑點。
- 測量尺寸是否符合規格書(如直徑、厚度、引腳間距)。
-
- 使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檢測氧化鋅(ZnO)基體與摻雜元素(Bi、Sb等)的比例。
- 微觀結構觀察(SEM):確認ZnO晶粒均勻性及晶界層完整性。
五、安全認證相關測試
- UL認證測試
- 符合UL 1449標準,包括過壓保護、失效模式(短路/開路)驗證。
- IEC標準測試
- 依據IEC 61051-1/2,驗證耐壓、阻燃等性能。
- RoHS合規性
- 檢測鉛(Pb)、鎘(Cd)等有害物質含量。
六、失效模式分析
- 短路測試
- 施加超過額定電壓的持續高壓,觀察是否發生短路失效。
- 熱崩潰測試
- 模擬過載工況,檢測是否因溫升過高導致結構損壞。
檢測標準參考
- 國際標準:IEC 61051、IEC 61643-11
- 中國標準:GB/T 10193、GB/T 18802.11
- 行業規范:IEEE C62.33
注意事項
- 檢測前需對壓敏電阻進行24小時常溫靜置以消除存儲應力。
- 測試設備需校準,避免因接地不良或電磁干擾導致誤差。
- 高電壓/電流測試時需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浪涌抑制型壓敏電阻器檢測下一篇:壓敏電阻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2
15
17
21
16
16
16
17
22
17
15
18
20
19
18
19
16
17
16
1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