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鋼化與全鋼化平板玻璃檢測項目解析
在現代建筑、家居及工業領域,半鋼化玻璃(熱增強玻璃)和全鋼化玻璃(安全玻璃)憑借其強度高、抗沖擊性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兩者的核心區別在于生產工藝和破碎形態:半鋼化玻璃表面壓應力為24-69MPa,破碎時形成大塊碎片;全鋼化玻璃表面壓應力≥90MPa,破碎后呈無銳角顆粒狀。為保障其性能與安全性,需通過系統的檢測項目驗證質量。
一、外觀質量檢測
通過目視或光學儀器檢查玻璃表面缺陷,包括氣泡、結石、劃痕、爆邊等。半鋼化玻璃允許存在微小瑕疵(如長度≤30mm的劃痕),而全鋼化玻璃因安全要求更高,需嚴格控制表面質量,防止應力集中導致自爆風險。
二、尺寸偏差檢測
使用精密卡尺、電子測厚儀等工具測量玻璃的厚度、對角線差及邊部平整度。根據GB 15763.2標準,厚度≤6mm的鋼化玻璃允許偏差為±0.2mm,邊部翹曲度不超過0.3%。半鋼化玻璃的平整度要求略低于全鋼化玻璃。
三、抗沖擊性能測試
采用落球沖擊試驗法:將1040g鋼球從不同高度自由落體沖擊玻璃中心。全鋼化玻璃需通過1m高度沖擊后無破裂,而半鋼化玻璃的沖擊高度通常設定為0.6m。此試驗驗證玻璃的動態承載能力。
四、表面應力檢測
使用表面應力儀(如GASP系列)進行非破壞性檢測:
1. 全鋼化玻璃表面應力≥90MPa,且應力層深度≥0.1t(t為玻璃厚度)
2. 半鋼化玻璃表面應力控制在24-69MPa區間
該指標直接影響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
五、碎片狀態試驗
針對全鋼化玻璃的強制性安全檢測:
- 使用尖錘擊碎50mm×50mm區域
- 碎片數量:3mm×10mm范圍內≥40粒
- 最大碎片長度≤75mm(厚度≤3mm時)
- 不允許存在刀狀或尖銳碎片
半鋼化玻璃無此要求,但需記錄破碎形態作為參考。
六、耐熱沖擊性能測試
將試樣置于高溫箱內加熱至200℃后立即浸入0℃冰水混合物,全鋼化玻璃需經受3次循環不破裂,半鋼化玻璃的測試溫度梯度通常設定為100℃。該試驗驗證玻璃的熱穩定性及加工工藝的均勻性。
七、彎曲度檢測
使用激光測距儀或塞尺測量玻璃的弓形彎曲度:
- 全鋼化玻璃允許彎曲度≤0.3%
- 半鋼化玻璃可放寬至0.5%
超標的彎曲度會影響安裝密封性和光學性能。
通過上述檢測項目的系統驗證,可科學評估鋼化玻璃的物理性能、安全等級及適用場景。檢測機構需依據GB 15763.2、EN 12150等標準,結合使用環境選擇適宜的檢測方案,確保玻璃制品滿足設計要求和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