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草酮乳油檢測項目詳解
一、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 檢測目的 確保烯草酮的實際含量符合產品標稱值(如100 g/L、240 g/L等),保證藥效穩定性。
- 檢測方法
-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通過紫外檢測器(UV)定量分析,色譜柱常選用C18反相柱。
-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C-MS):適用于高靈敏度檢測,可區分雜質干擾。
- 標準要求 有效成分含量偏差通常需控制在標稱值的±5%以內。
二、相關雜質分析
- 主要檢測對象
- 烯草酮異構體:烯草酮存在順式(有效成分)與反式異構體,需控制反式異構體比例(一般≤1%)。
- 合成副產物:如中間體、未反應原料(如氯代物)。
- 降解產物:儲存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分解產物(如氧化產物)。
- 檢測方法
- 氣相色譜法(GC)或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LC-MS/MS),結合標準品比對定量。
三、理化性質測定
- pH值
- 標準范圍:通常為4.0~7.0,pH異常可能導致制劑穩定性下降或包裝腐蝕。
- 檢測方法:pH計直接測定。
- 水分含量
- 控制標準:≤0.5%(根據GB/T 1600)。水分過高可能引發有效成分分解。
- 檢測方法:卡爾·費休法。
- 乳化穩定性
- 檢測步驟:將乳油稀釋200倍,靜置1小時后觀察是否分層或析出沉淀。
- 合格標準:上下層液乳化均勻,無可見油狀物或沉淀。
- 外觀與穩定性
- 要求:均相透明液體,無懸浮物或結晶析出。
- 冷熱貯穩定性試驗:按GB/T 19137進行,高溫(54℃±2℃)或低溫(0℃)貯存后仍符合標準。
- 閃點
- 意義:評估乳油易燃性,確保貯存安全。
- 方法:閉口杯法(GB/T 21790)。
四、安全性指標檢測
- 急性毒性
- 包括經口、經皮、吸入毒性試驗,確保符合農藥登記毒性分級標準(如低毒或中等毒)。
- 重金屬殘留
- 檢測元素:鉛(Pb)、砷(As)、鎘(Cd)、汞(Hg)等,符合NY/T 761標準。
- 溶劑殘留
- 常見溶劑:甲苯、二甲苯等,需符合GB/T 5009.200限量要求。
五、其他關鍵項目
- 乳液粒徑分布
- 通過激光粒度儀測定,粒徑過大會降低藥液附著性和滲透性。
- 持久起泡性
- 按CIPAC MT 47.1方法檢測,合格標準為1分鐘內泡沫量≤60 mL。
- 包裝密封性
- 檢測瓶口密封性及相容性,避免溶劑腐蝕包裝材料。
檢測標準與法規依據
- 國家標準:GB/T 1604《農藥乳液穩定性測定方法》、GB/T 19137《農藥低溫穩定性測定方法》。
- 行業規范:CIPAC(國際農藥分析協作委員會)方法、FAO/WHO農藥標準。
- 登記要求:參照《農藥登記資料要求》進行全項分析。
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16
20
17
16
18
21
23
17
18
19
19
18
21
20
25
30
18
22
1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