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鹵化物燈能效檢測項目詳解
一、核心檢測項目
1. 光通量(Luminous Flux)
- 定義:光源在單位時間內發出的可見光總量(單位:流明,lm)。
- 檢測方法:
- 使用積分球配合光譜輻射計或光度探頭進行全空間光通量測量。
- 需在穩定工作狀態下(通常點亮30分鐘后)進行測試,避免啟動階段數據波動。
- 標準要求:參照IEC 62321或GB/T 18661,光通量實測值不應低于標稱值的90%。
2. 光效(Luminous Efficacy)
- 定義:光源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單位:lm/W)。
- 計算方法:光通量(lm)÷ 輸入功率(W)。
- 檢測重點:
- 同時測量光通量和輸入電功率,排除鎮流器損耗的影響。
- 高光效(≥80 lm/W)是能效等級劃分的關鍵指標。
3. 顯色指數(Color Rendering Index, CRI)
- 定義:光源對物體真實顏色的還原能力(Ra值,最高100)。
- 檢測方法:
- 光譜輻射法結合標準色板測試,計算15種測試色的平均顯色指數。
- 重點監測R9(紅色顯色指數),部分高標準場景要求R9≥50。
- 應用影響:CRI≥80適用于商業照明,CRI≥90用于美術館等專業場所。
4. 色溫與色容差(CCT & SDCM)
- 色溫(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光源光色的冷暖程度(單位:K)。檢測需確保與標稱值偏差≤±150K。
- 色容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Color Matching, SDCM):光色在色品圖上的偏移量,需符合ANSI C78.376或GB/T 24824的橢圓容差范圍(通常≤5 SDCM)。
5. 功率及功率因數
- 輸入功率:實測功率需對標稱值偏差≤±10%。
- 功率因數(PF):衡量電能利用效率,高功率因數(如PF≥0.9)可減少電網損耗,檢測依據IEC 61000-3-2諧波標準。
6. 啟動特性與再啟動時間
- 冷啟動時間:從通電至光通量達到80%的時間(通常要求≤5分鐘)。
- 熱重啟時間:斷電后重新點亮所需時間,反映電弧管與鎮流器匹配性。
7. 壽命與光衰測試
- 有效壽命:光通量衰減至初始值70%的時間(通常≥10,000小時)。
- 加速老化測試: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循環開關,模擬實際使用條件。
二、輔助檢測項目
1. 熱穩定性測試
- 監測燈體溫度分布,避免局部過熱導致光效下降或壽命縮短。
2. 電磁兼容性(EMC)
- 檢測無線電騷擾(CISPR 15)及諧波電流發射(IEC 61000-3-2)。
3. 環境適應性
- 振動、沖擊測試驗證燈具在運輸、使用中的結構穩定性。
三、檢測標準與設備
- 國際標準:IEC 62035(安全與性能)、IEC 62321(能效分級)。
- 國家標準:GB 18661(中國能效標識)、ANSI C78.43(北美規范)。
- 關鍵設備:
- 積分球光譜測試系統(如Labsphere LMS-900)。
- 高精度功率分析儀(橫河WT3000系列)。
- 恒溫恒濕老化試驗箱。
四、檢測注意事項
- 環境控制:測試室溫度25±1℃,濕度≤65%,避免氣流干擾。
- 電源穩定性:電壓波動≤±1%,頻率偏差≤±0.5Hz。
- 校準要求:設備需定期溯源至國家基準,確保數據準確性。
五、能效等級判定
- 1級能效:光效≥98 lm/W(高功率型號)。
- 3級能效:光效≥75 lm/W(市場準入門檻)。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單端金鹵燈檢測下一篇:普通照明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平板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18
19
18
21
20
25
30
18
22
19
25
23
27
28
33
27
28
30
3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