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化水,注射用水及滅菌注射用水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純化水、注射用水及滅菌注射用水檢測的重要性及標準概述
純化水、注射用水及滅菌注射用水是制藥、醫療器械及生物制品生產中的關鍵原料,其質量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據《中國藥典》及國際標準(如USP、EP),這些水的檢測項目需嚴格遵循理化、微生物及內毒素等指標要求。純化水通常用于非無菌制劑的配制和清洗,注射用水主要用于無菌制劑的配制,而滅菌注射用水則直接用于人體注射或稀釋藥物。三者檢測標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微生物限度、內毒素水平及制備工藝的嚴格程度上。
一、純化水的檢測項目
1. 理化指標檢測
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純化水的理化檢測包括電導率(≤5.1 μS/cm,25℃)、總有機碳(TOC,≤0.50 mg/L)、不揮發物(≤1 mg/100ml)、硝酸鹽(≤0.2 ppm)及重金屬(≤0.1 ppm)等。需使用高精度電導率儀和TOC分析儀進行動態監測。
2. 微生物限度檢測
純化水的微生物限度要求為需氧菌總數≤100 CFU/ml,檢測方法包括薄膜過濾法結合TSA培養基培養(30-35℃,5天),同時需定期進行內毒素篩查(限值通常為0.25 EU/ml)。
二、注射用水的檢測項目
1. 理化與微生物雙重標準
注射用水的電導率標準與純化水相同,但微生物限度更為嚴格(需氧菌總數≤10 CFU/100ml),必須使用鱟試劑法檢測內毒素(限值≤0.25 EU/ml)。制備工藝需通過蒸餾或膜分離法確保無菌性。
2. 在線監測系統要求
注射用水系統需配備實時電導率、TOC監測裝置,循環管路溫度需保持在70℃以上以防止微生物滋生,儲罐應配置除菌級疏水性過濾器。
三、滅菌注射用水的檢測要點
1. 無菌與內毒素核心指標
滅菌注射用水除滿足注射用水的理化標準外,必須通過無菌檢查(薄膜過濾法培養14天),內毒素限值進一步收緊至≤0.03 EU/ml(根據具體用途調整)。
2. 包裝密封性驗證
需進行容器密封完整性測試(如高壓放電法或色水法),確保在有效期內無微生物侵入風險,同時檢測pH值(5.0-7.0)及氯化物、硫酸鹽等雜質殘留。
四、檢測方法的技術革新趨勢
隨著2023年《中國藥典》修訂征求意見稿發布,快速微生物檢測技術(如ATP生物熒光法)、在線顆粒計數系統及拉曼光譜分析正逐步替代傳統方法,檢測周期從5天縮短至48小時內,顯著提升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