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鞋/輔助型絕緣靴(鞋)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絕緣鞋/輔助型絕緣靴(鞋)檢測的必要性與項目解析
絕緣鞋及輔助型絕緣靴(鞋)是電力、建筑、化工等行業作業人員的重要防護裝備,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高電阻材料阻斷電流傳導,防止觸電事故。隨著國家對職業安全標準的提升和行業需求的細化,定期開展絕緣鞋的檢測成為保障作業安全的關鍵環節。通過科學規范的檢測,可驗證產品的絕緣性能、機械強度及耐久性,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如GB 12011-2009《足部防護 電絕緣鞋》),避免因防護失效導致的嚴重后果。
核心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
1. 外觀與結構檢查
檢測人員需對絕緣鞋的鞋面、鞋底、接縫處進行目視檢查,確認無裂紋、氣泡、雜質等缺陷。鞋底需具備清晰防滑紋路,鞋幫高度需符合標準(如低幫鞋≥130mm,高幫鞋≥165mm),同時檢查內部金屬部件的絕緣隔離設計。
2. 電氣性能測試
這是檢測的核心環節,包括:
- 耐電壓測試:在干燥和浸水(針對防水型)兩種狀態下,施加規定電壓(如5kV~20kV)1分鐘,泄漏電流需≤1mA;
- 絕緣電阻測試:使用500V直流電壓測量鞋底與鞋幫間電阻,要求≥100MΩ;
- 工頻耐壓測試: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驗證持續電壓下的絕緣穩定性。
3. 機械性能測試
評估鞋體的物理防護能力:
- 耐磨性:通過旋轉磨耗試驗機測試鞋底磨耗量;
- 抗刺穿性:使用4.5mm鋼釘以100N/s速度垂直穿刺,記錄穿透力是否達標;
- 抗沖擊性:重錘沖擊鞋頭,檢查變形量及內部間隙變化。
附加功能性檢測
針對特殊場景需求,還需進行:
- 防滑性能測試:在油、水濕滑表面測量摩擦系數;
- 耐酸堿性測試:浸泡于酸堿溶液后驗證材料抗腐蝕性;
- 環境適應性測試
包括高溫(70℃)、低溫(-20℃)循環試驗后的絕緣性能驗證。
檢測周期與資質要求
根據GB 12011標準,新鞋出廠需通過全項檢測,日常使用中每6個月需復檢一次。檢測機構需具備CMA認證資質,并使用符合IEC 60343標準的檢測設備。企業應建立絕緣鞋臺賬,記錄檢測時間、結果及報廢期限(通常使用周期不超過24個月)。
通過系統化檢測流程,可最大化降低絕緣鞋失效風險,為一線作業人員構建可靠的電擊防護屏障。企業需將檢測納入安全管理體系,定期培訓操作人員識別鞋體損傷,形成“檢測-維護-更換”閉環管理,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