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質不粘鍋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鐵質不粘鍋檢測項目與標準解析
隨著健康烹飪理念的普及,鐵質不粘鍋因兼具傳統鐵鍋的耐久性和現代涂層的便利性,成為廚房新寵。但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涂層脫落、重金屬析出等問題頻發,專業檢測成為保障消費者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針對鐵質不粘鍋的檢測主要包括涂層性能、重金屬遷移、物理強度、熱穩定性及標識合規性五大核心項目,需嚴格遵循GB 4806.1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等規范。
一、涂層性能檢測
通過劃格法附著力測試評估涂層與基體的結合強度,使用百格刀劃出1×1mm網格后膠帶剝離,脫落面積需≤5%;耐磨性測試模擬鍋鏟摩擦,以500g砝碼施加壓力循環刮擦,要求500次后無基底暴露;耐腐蝕性檢測將鍋具浸入5%醋酸溶液煮沸30分鐘,涂層不得出現起泡或變色現象。
二、重金屬遷移量測試
采用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模擬酸性(4%乙酸)、油性(異辛烷)環境中鉛、鎘、砷、鉻等有害物質析出量。依據GB 31604.1-2015標準,鉛遷移限值≤0.01mg/dm2,鎘≤0.005mg/dm2,六價鉻需完全不得檢出。尤其需關注焊接部位的重金屬富集風險。
三、物理性能測試
包含鍋體抗沖擊測試(1kg鋼球1m自由落體沖擊無開裂)、手柄載荷測試(施加鍋體自重2.5倍重量持續1分鐘不斷裂)以及熱傳導均勻性檢測,通過紅外熱像儀觀察加熱時溫差應≤15℃。此外還需進行驟冷驟熱循環測試(-18℃至250℃交替處理10次無變形)。
四、產品標識合規性檢查
依據QB/T 2421-2021《金屬炊具》要求,需明確標注材質成分(基體鑄鐵型號、涂層類型)、使用溫度限制(通常≤260℃)、禁忌事項(禁用金屬鏟/鋼絲球)、符合性聲明(GB 4806系列標準)及生產企業信息。進口產品還需提供中文標識與CIQ檢測報告。
選購建議:消費者應查看 /CMA認證的檢測報告,重點關注涂層附著力和重金屬項目,使用前用白醋煮沸進行初步涂層穩定性測試,日常避免空燒以延長涂層壽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