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檢測試劑盒(酶比色法)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甘油三酯檢測試劑盒(酶比色法)的臨床意義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是人體內重要的血脂成分之一,其水平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等密切相關。長期高甘油三酯血癥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胰腺炎等疾病風險。通過甘油三酯檢測試劑盒(酶比色法)進行定量分析,可輔助臨床診斷、疾病監測及治療效果評估。該檢測方法因其操作簡便、特異性高、重復性好,已成為實驗室常規檢測項目。
檢測原理
酶比色法基于甘油三酯的酶促水解反應。試劑盒中的脂肪酶將甘油三酯分解為甘油和游離脂肪酸,甘油隨后在甘油激酶(GK)作用下生成甘油-3-磷酸,進一步通過磷酸甘油氧化酶(GPO)作用生成過氧化氫(H?O?)。過氧化物酶(POD)催化H?O?與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對羥基苯甲酸酯(DHBS)反應,生成紅色醌亞胺化合物。通過測定該產物在500-550 nm波長的吸光度變化,可計算出甘油三酯濃度。
試劑盒組成與保存
典型試劑盒包含以下組分:
1. 酶工作液(含脂肪酶、GK、GPO、POD)
2. 標準品(甘油三酯校準液)
3. 顯色底物(4-AAP/DHBS混合液)
4. 反應緩沖液(pH 7.0-7.5)
試劑需2-8℃避光保存,避免反復凍融。啟用后建議按說明書規定時間內使用完畢。
檢測步驟概要
1. 樣本處理:采集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或血漿(建議EDTA抗凝)
2. 試劑準備:平衡至室溫,按比例混合酶工作液與顯色底物
3. 反應體系:分別加入標準品、質控品和待測樣本至反應孔
4. 溫育:37℃孵育5-10分鐘,確保酶促反應完全
5. 比色測定:使用分光光度計讀取吸光度值,通過標準曲線計算濃度
結果分析與臨床解讀
正常參考范圍通常為:
- 成人:<1.7 mmol/L(<150 mg/dL)
- 臨界高值:1.7-2.25 mmol/L(150-199 mg/dL)
- 高甘油三酯血癥:≥2.26 mmol/L(≥200 mg/dL)
需結合患者血脂四項(TC、LDL-C、HDL-C)及臨床表現綜合判斷。若檢測值異常升高,應排除飲食、酒精攝入、未空腹等干擾因素后復測。
質量控制和注意事項
1. 樣本要求:空腹10-12小時采集,避免溶血或乳糜血
2. 校準驗證:每批次檢測前需運行標準曲線,使用第三方質控品
3. 干擾因素:膽紅素>342 μmol/L或抗壞血酸>50 mg/L可能影響結果
4. 儀器維護:定期校準分光光度計,確保波長準確性
5. 臨床關聯:結合肝功能、甲狀腺功能檢測排除繼發性高脂血癥
技術優勢與應用場景
酶比色法相較于傳統化學法具有顯著優勢:檢測線性范圍寬(0.11-11.3 mmol/L)、靈敏度高(最低檢測限達0.05 mmol/L)、抗干擾能力強。廣泛應用于:
- 健康體檢中的血脂篩查
-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 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監測
- 脂代謝異常藥物的療效跟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