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測定試劑盒(酶偶聯監測法)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尿素測定試劑盒(酶偶聯監測法)的檢測原理與應用
尿素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之一,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血液中尿素水平的檢測是評估腎功能和蛋白質代謝狀態的重要指標,在臨床診斷中廣泛應用于急/慢性腎衰竭、脫水、肝病等疾病的輔助診斷及病情監測。尿素測定試劑盒(酶偶聯監測法)作為一種高效、特異性的檢測工具,通過酶促反應與比色分析的結合,能夠快速、準確地測定血清或血漿中尿素的濃度。其核心優勢在于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可適應自動化分析儀器的需求,成為現代醫學實驗室中尿素檢測的主流方法。
檢測原理
酶偶聯監測法基于尿素酶(Urease)與谷氨酸脫氫酶(GLDH)的級聯反應: 1. **尿素水解**:尿素酶催化尿素分解為氨(NH?)和二氧化碳(CO?)。 2. **氨的轉化**:氨與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脫氫酶作用下,消耗NADH生成谷氨酸,同時NADH被氧化為NAD?。 3. **吸光度測定**:通過監測340nm波長下NADH的吸光度下降速率,計算尿素濃度。 該方法通過兩步酶促反應放大信號,顯著提升了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
臨床應用價值
尿素檢測在以下場景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 **腎功能評估**:與肌酐聯合檢測可區分腎前性、腎性及腎后性氮質血癥。 2. **脫水狀態判斷**:脫水導致的腎血流量減少會引起尿素水平升高。 3. **肝病輔助診斷**:嚴重肝病時尿素合成減少,血尿素濃度可能降低。 4. **胃腸道出血監測**:腸道蛋白質吸收增加可引起尿素水平上升。
檢測流程關鍵步驟
使用該試劑盒時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操作: 1. **樣本準備**:采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漿,避免溶血(血紅蛋白>5g/L會干擾結果)。 2. **試劑復溶**:按說明書用去離子水配制工作液,避免反復凍融。 3. **反應條件控制**:溫度(37℃±0.5℃)、時間(5-10分鐘)需精確控制。 4. **校準與質控**:每日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并運行三個水平質控品(正常值、病理高值、低值)。
結果解讀與注意事項
**參考范圍**:成人血清尿素2.8-7.1mmol/L(方法及儀器差異需參考實驗室本地標準)。 **異常值解析**: - **升高**:急慢性腎衰、脫水、高蛋白飲食、胃腸道出血 - **降低**:低蛋白攝入、嚴重肝病、妊娠后期 **干擾因素**: - 高濃度氟化鈉(>5mg/dL)抑制尿素酶活性 - 溶血樣本中紅細胞釋放的氨會導致假性升高 - 脂血樣本需高速離心處理 **質量控制**:建議采用Westgard規則進行室內質控分析,參與室間質評確保檢測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