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烴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石油烴檢測的重要性與核心檢測項目
石油烴(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TPH)是石油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成分,廣泛存在于原油、燃料油、潤滑油等工業產品中。隨著石油開采、儲運和化工生產的快速發展,石油烴泄漏和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對土壤、水體、空氣及生物體造成潛在危害。因此,石油烴檢測成為環境監測、污染修復、工業生產質量控制等領域的關鍵環節。其核心目標是通過科學手段識別和量化環境介質中的烴類物質,評估污染程度,并為治理提供數據支持。
石油烴檢測的主要分類與項目
石油烴檢測通常分為總石油烴檢測和特定烴類組分檢測兩大類:
1. 總石油烴(TPH)檢測:通過氣相色譜(GC)、紅外光譜(IR)或紫外熒光(UVF)等方法測定樣品中C6-C44范圍內的總烴含量。此項目常用于快速評估污染范圍,常用于土壤、地下水及工業廢水監測。
2. 揮發性石油烴(VPH)與半揮發性石油烴(EPH)檢測: - VPH(C6-C10):重點關注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等易揮發組分,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EPH(C10-C36):檢測柴油、潤滑油等重質烴類,需通過萃取-硅膠柱凈化后分析。
3. 多環芳烴(PAHs)專項檢測:針對苯并[a]芘、蒽、菲等16種優先控制PAHs,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或GC-MS技術,因其強致癌性被單獨列為重點監測對象。
關鍵檢測技術及標準方法
主流檢測技術包括: - 氣相色譜法(GC):適用于TPH和VPH分析,符合EPA 8015、ISO 16703標準; -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用于PAHs和烴類指紋識別,參照EPA 8270、GB 36600-2018; - 紅外光譜法(IR):基于烴類C-H鍵特征吸收,符合EPA 418.1,但靈敏度較低; - 熒光法:快速現場篩查,適用于油膜污染應急檢測。
石油烴檢測的挑戰與前沿發展
當前檢測面臨樣品基質復雜、共存干擾物多、痕量組分分離困難等挑戰。新興技術如二維氣相色譜(GC×GC)、高分辨質譜(HRMS)顯著提升了分辨率和靈敏度;同時,基于納米材料的傳感器和便攜式檢測設備正推動現場實時監測的普及,為污染快速響應提供技術支持。
石油烴檢測是環境安全與工業生產的基石。通過精準選擇檢測項目、優化技術方法,可有效評估風險并指導治理策略。未來,智能化、高通量檢測技術的融合將進一步推動該領域的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