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及兒童用品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隨著兒童安全意識的提升和市場監管的日益嚴格,玩具及兒童用品檢測已成為保障兒童健康安全的核心環節。據統計,每年因玩具質量問題引發的兒童傷害事件超過20萬起,涉及吞咽小零件、化學物質中毒、機械傷害等多種風險。為應對這一問題,各國紛紛制定了強制性技術標準,如歐盟的EN71、美國的ASTM F963、中國的GB 6675等,要求產品在上市前必須通過全面檢測。檢測機構需從物理性能、化學安全、電氣特性等多維度驗證產品合規性,確保其符合0-14歲兒童的使用需求。
一、機械物理性能檢測
該項檢測重點關注產品結構安全性,包括小零件測試(模擬36個月以下兒童誤吞風險)、銳利邊緣/尖端檢測、拉力扭力測試(驗證部件牢固度)等。針對毛絨玩具還需進行填充物潔凈度檢驗,確保無金屬碎屑等危險異物。測試設備采用專業模擬裝置,如跌落測試機可重現1.2米高度自由跌落場景,驗證產品結構完整性。
二、化學有害物質檢測
依據歐盟REACH法規、美國CPSIA等要求,需檢測19種可遷移重金屬(鉛、鎘、汞等)、6種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多環芳烴(PAHs)、甲醛等300余種化學物質。重點檢測部位包括塑料部件、涂層、紡織染料等。如2021年歐盟通報的56%不合格玩具均涉及鄰苯二甲酸酯超標,可能干擾兒童內分泌系統發育。
三、燃燒性能檢測
針對毛絨、紡織類玩具實施燃燒速率測試,要求燃燒速度不得超過30mm/s。采用標準火源模擬明火接觸場景,檢測材料的阻燃性能。該測試對兒童睡衣、布藝玩具尤為重要,可有效降低火災傷害風險。
四、電氣安全檢測
涉及電動玩具、智能早教設備時,需進行電池過充保護、溫升測試、絕緣電阻等檢測。依據IEC 62115標準,測試電壓波動、短路保護等安全性能。2022年加拿大召回某品牌電動玩偶車,即因電路板設計缺陷導致電池異常發熱。
五、微生物檢測
針對嬰幼兒入口玩具(牙膠、奶嘴等),需進行菌落總數、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檢測。采用GB 15979標準,要求菌落總數≤1000CFU/g,致病菌不得檢出。檢測過程包含37℃恒溫培養等專業生物實驗流程。
國際通行的檢測流程通常包括樣品采集、實驗室測試、報告出具三個階段,周期約5-15個工作日。企業需提供產品設計圖紙、材料清單等資料,檢測機構根據適用標準制定具體方案。通過認證的產品可獲得CE、CCC、ASTM等標志,這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家長選購時應注意查看包裝上的認證標識,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