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汗(香體)液(乳、噴霧、膏)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抑汗(香體)液(乳、噴霧、膏)檢測關鍵項目解析
抑汗類產品(包括香體液、乳液、噴霧、膏體等)作為日常個人護理用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抑制汗腺分泌或中和汗液異味幫助消費者保持清爽體感。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安全性、功效性及舒適度的關注度提升,相關檢測成為確保產品質量的核心環節。國內外市場監管機構(如中國藥監局、美國FDA、歐盟EC)均對這類產品制定了嚴格的檢測標準,重點覆蓋微生物安全、化學成分合規性、功能性驗證及人體適用性評估等多個維度,以防范皮膚刺激、過敏反應或無效宣傳等問題。
一、安全性檢測
1. 微生物指標檢測:包括菌落總數、霉菌酵母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檢測,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無微生物污染風險。
2. 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檢測鉛、砷、汞、鎘等重金屬殘留,以及甲醛、鄰苯二甲酸鹽等禁用或限用化學物質。
3. 致敏原篩查:針對香料、防腐劑(如MIT/CMIT、尼泊金酯類)等潛在致敏成分進行定量分析。
4. 皮膚刺激性測試:通過人體斑貼試驗或體外細胞模型,評估產品對皮膚的急性/慢性刺激性和敏感性。
二、功效性檢測
1. 抑汗率評估:采用人體汗液收集法或體外模擬法,量化產品對汗液分泌的抑制效果(通常要求≥50%)。
2. 持久性測試:在特定溫濕度條件下,測定產品抑汗作用的持續時間(如24小時、48小時)。
3. 異味中和能力:通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分析產品對汗液典型揮發性異味成分(如異戊酸)的吸附或分解效率。
4. 膚感體驗驗證:評估產品的延展性、黏膩度、成膜速度等使用體驗指標。
三、理化性質檢測
1. pH值測試:確保產品pH值處于皮膚耐受范圍(通常4.0-8.5),避免破壞皮膚屏障。
2. 穩定性試驗:包括高溫、低溫、光照及循環試驗,驗證產品在儲存及使用過程中性狀、功效的穩定性。
3. 成分一致性分析:通過HPLC、ICP-MS等技術核對活性成分(如氯化羥鋁、銀離子)含量與標簽宣稱的符合性。
4. 劑型適配性檢測:針對不同形態產品(如噴霧的霧化效果、膏體的軟化點)進行專項測試。
四、標簽與宣稱合規性審核
依據《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等法規,核查產品名稱、成分表、功效宣稱(如“24小時長效抑汗”)的科學依據是否充分,避免誤導性宣傳。
五、國際標準與特殊要求
出口產品需符合目標市場的附加標準,例如歐盟要求抑汗劑中鋁含量≤20%(以Al計),美國FDA對止汗活性成分實施專論管理。部分國家還要求提交毒理學風險評估報告(TRA)或環境安全性數據。
目前,第三方檢測機構常依據GB/T 26517-2021《抑汗(香體)液(乳、噴霧、膏)》等標準開展全項檢測。消費者選購時可通過產品備案號查詢官方檢測結果,優先選擇通過ISO 22716(化妝品GMP)認證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