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鈉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鉀、鈉檢測的臨床意義
鉀、鈉作為人體內最重要的電解質成分,在維持細胞滲透壓、神經肌肉興奮性以及酸堿平衡中發揮關鍵作用。血清鉀正常范圍為3.5-5.5mmol/L,鈉為135-145mmol/L。臨床上約60%的急診電解質紊亂病例涉及鉀鈉異常,其檢測已成為急慢性疾病診療的常規項目。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腎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和創傷患者中,動態監測鉀鈉水平對評估病情進展和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檢測方法與技術標準
現代醫學實驗室主要采用離子選擇電極法(ISE)進行檢測,該方法具有快速(3分鐘出結果)、樣本量少(僅需0.2ml血清)和準確性高(CV值<2%)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
- 血鉀檢測需嚴格避免溶血(紅細胞內鉀濃度是血清的20倍)
- 鈉檢測需排除高脂血癥引起的假性低鈉(可通過直接電位法校正)
- 床旁快速檢測(POCT)與中心實驗室結果差異應控制在±5%以內
異常結果的病理機制
高鉀血癥(>5.5mmol/L)常見于:
- 腎功能衰竭(占臨床病例的75%)
- 藥物因素(ACEI類、保鉀利尿劑)
- 細胞崩解綜合征
- 真性低鈉(心衰、肝硬化)
- 假性低鈉(高血糖、多發性骨髓瘤)
- ADH分泌異常綜合征(SIADH)
臨床決策與處理原則
危急值處理流程:
指標 | 危急值 | 優先處理措施 |
---|---|---|
血鉀 | >6.5mmol/L | 10%葡萄糖酸鈣靜推+胰島素葡萄糖療法 |
血鈉 | <120mmol/L | 3%氯化鈉緩慢糾正(每小時升幅≤0.5mmo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