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實混凝土檢測項目全解析
自密實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因其優異的流動性和抗離析性能,已廣泛應用于復雜結構工程。為確保其施工質量與耐久性,需通過系統化的檢測項目進行質量控制,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檢測內容:
一、工作性能檢測
1. 坍落擴展度試驗:通過直徑500mm的坍落擴展度筒測試,要求初始坍落擴展度達到550-850mm,終凝后擴展度損失應小于100mm
2. T50流動時間測定:記錄混凝土擴展至500mm直徑所需時間,標準要求20-60秒
3. V型漏斗試驗:測試混凝土通過V型漏斗的流動時間,控制范圍在8-15秒
4. U型箱填充高度:評估穿越鋼筋間隙的能力,填充高度差應小于30mm
二、抗離析性檢測
1. 篩析試驗:通過4.75mm方孔篩的砂漿析出率應≤15%
2. 靜態離析率:柱狀試模靜置2小時后,頂端與底端粗骨料含量差≤20%
3. 表面泌水率:采用濾紙法測試,表面泌水量≤0.2mL/cm2
三、力學性能檢測
1. 抗壓強度:7d強度≥設計強度的70%,28d達到100%
2. 彈性模量:實測值應滿足設計要求(通常28d≥30GPa)
3. 抗折強度:重要結構需檢測,28d強度≥4.5MPa
四、耐久性檢測
1. 抗滲等級:P8-P12等級需通過逐級加壓法驗證
2. 抗凍性:快凍法循環300次后質量損失≤5%,強度損失≤25%
3. 氯離子擴散系數:采用RCM法測試,海岸工程要求≤4×10?12m2/s
五、特殊性能檢測
1. 收縮性能:180d干燥收縮值≤400×10?6
2. 早期溫度應力:大體積混凝土需監控溫度裂縫風險
3. 鋼筋握裹力:重要節點部位需≥4MPa
檢測注意事項
1. 取樣應保證代表性,每100m3至少取一組試樣
2. 檢測環境溫度需控制在20±5℃,濕度≥50%
3. 工作性能檢測需在拌合后30分鐘內完成
4. 對比試驗應采用同批原材料
通過上述檢測體系的嚴格執行,可有效保障自密實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檢測數據應實時上傳至質量監控平臺,形成完整的質量追溯鏈條。特別對于異形結構、超高層建筑等重點工程,建議增加紅外熱成像技術進行澆注密實度無損檢測,確保結構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