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光照測試:產品環境適應性的關鍵評估手段
在當今產品開發與質量管控體系中,光照測試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并非簡單的“曬一曬”,而是一套嚴謹的科學評估流程,旨在揭示產品在真實或模擬光照環境下的性能表現、材料耐久性及視覺特性。無論是面對戶外嚴酷的日曬雨淋,還是室內復雜的光源環境,通過專業的光照測試,我們能有效預判產品壽命,優化設計,保障用戶體驗。
核心目標:超越視覺的全面評估
光照測試的核心目標遠不止于觀察產品是否“褪色”或“開裂”。其科學價值體現在多個維度:
- 材料耐久性驗證: 評估紫外線、可見光及紅外線輻射對材料(塑料、涂料、紡織品、油墨等)的破壞性影響,如褪色、粉化、脆化、開裂、強度下降等。
- 性能穩定性保障: 確保產品在長期或強光照射下,其電子元器件、光學元件、機械性能等關鍵功能不受干擾或失效(如顯示屏可視性、傳感器精度、結構件變形)。
- 顏色與外觀一致性: 量化材料或產品在光照(尤其是紫外線)作用下的顏色變化(色差ΔE值),評估光澤度變化,確保批次間及長期使用的外觀一致性。
- 可靠性預測與壽命評估: 通過加速老化測試,模擬長時間光照暴露的效果,預測產品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使用壽命和失效模式。
- 標準符合性確認: 驗證產品是否符合特定行業或國際標準(如ISO, ASTM, IEC, AATCC等)對耐光性的要求。
核心方法:模擬與加速的精密科學
實現上述目標,主要依賴兩大類測試方法:
-
實驗室模擬加速老化測試:
- 氙燈老化試驗: 利用氙弧燈模擬全光譜太陽光(包括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是應用最廣泛的測試方法。通過精確控制光照強度、光譜分布(可濾除短波UV等)、溫度、相對濕度和噴淋循環,能在相對短時間內重現材料在戶外數月甚至數年的老化效果。關鍵參數包括輻照度控制(通常以W/m²@某波長表示,如0.55或1.10 W/m² @ 340nm)、箱體溫度(常為50-70°C)、黑板溫度(BPT)、樣品室溫度、相對濕度(如10-75%RH)及噴淋周期。
- 紫外(UV)加速老化試驗: 使用熒光紫外燈(如UVA-340燈管模擬295-365nm的太陽紫外光關鍵破壞波段,UVB-313燈管則具有更強破壞性)。主要關注紫外線對材料的破壞作用,通常控制輻照度(如0.68或1.55 W/m² @ 340nm)、溫度(通常50-70°C)和冷凝/噴淋濕度循環。測試周期通常比氙燈測試更短,成本較低。
- 碳弧燈老化試驗: 一種較早期的測試方法,現在應用逐漸減少,但在某些特定行業標準中仍有要求。其光譜與太陽光差異相對較大。
-
自然暴露測試:
- 戶外直接暴露: 將樣品直接放置在特定地點(如亞利桑那、佛羅里達等典型氣候帶)的測試架上,經受真實的陽光、溫度、濕度和大氣污染的綜合作用。測試周期長(通常1-5年或更長),結果最具真實性和說服力,是驗證實驗室加速測試相關性的基準。
- 玻璃下暴露: 樣品置于玻璃罩下進行戶外暴露,主要評估透過玻璃窗的光線(過濾了大部分短波UVB)對室內材料(如家具織物、藝術品)的影響。
- 跟蹤太陽暴露(EMMAQUA): 使用反射鏡跟蹤太陽,集中陽光照射樣品,顯著加速老化過程,同時保留自然氣候因素。
關鍵參數:量化光照影響的核心標尺
在光照測試中,一系列關鍵參數被精確測量和監控,以量化材料的變化:
- 色差(ΔE, ΔE*ab): 使用色差儀測量樣品老化前后的顏色變化值,是評價褪色、變色的最核心指標。ΔE值越大,顏色變化越顯著。
- 光澤度變化: 使用光澤度儀測量樣品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光照老化常導致表面光澤度下降(失光)。
- 機械性能變化: 測試老化前后樣品的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沖擊強度、彎曲強度等力學性能的變化率(%保持率或%損失)。
- 目視評估: 由經過培訓的評估人員根據標準(如ISO 4582, ASTM D5870)對樣品進行外觀評級,記錄褪色、變色、粉化、開裂、起泡、斑點、沾污、霉變、變形等缺陷的類型和等級。
- 分子結構變化: 有時會借助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等分析手段,探測材料分子鏈斷裂、氧化等微觀結構變化。
應用場景:無處不在的光照挑戰
光照測試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幾乎涵蓋所有可能暴露在光照下的產品:
- 汽車工業: 外飾件(保險杠、格柵、車燈罩、密封條)、內飾件(儀表盤、座椅面料、門板、方向盤)、涂料、橡膠件等。
- 涂料與涂層: 建筑外墻涂料、工業防護涂料、汽車涂料、木器漆等。
- 塑料與橡膠: 戶外用品、包裝材料、建材(型材、管道)、電子電器外殼、輪胎等。
- 紡織品與皮革: 戶外服裝、家居裝飾布、汽車內飾織物、鞋材、箱包等。
- 印刷與包裝: 標簽、包裝盒、戶外廣告材料、油墨耐光性。
- 電子電器: 顯示屏耐候性、外殼材料、戶外設備(如太陽能電池板組件、通信設備)的防護性能。
- 建材: 屋頂材料、門窗型材、密封膠等。
標準與規范:測試的基石
光照測試的可靠性和可比性高度依賴于遵循國際或行業公認的標準。這些標準詳細規定了測試設備、條件設置、測試周期、樣品制備、評估方法和結果報告要求。常用標準包括ISO 4892(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方法)、ASTM G154/G155(非金屬材料熒光紫外/氙燈暴露)、AATCC TM16(紡織品耐光色牢度)、IEC 60068-2-5(電子電工產品太陽輻射試驗)等。選擇恰當的標準是測試成功的關鍵前提。
:預見性保障的關鍵環節
光照測試是現代產品研發與質量控制不可或缺的環節。它通過科學的模擬與加速方法,在可控的實驗環境中預見產品在真實光照環境下的長期表現。無論是提升材料的耐候性、保障產品的功能穩定性,還是維持外觀的持久魅力,專業的光照測試都提供了客觀、量化的數據支持。深入理解其原理、方法、關鍵參數及應用場景,對于提升產品競爭力、滿足法規要求、降低市場風險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在追求產品卓越品質與長久可靠性的道路上,光照測試是照亮潛在風險、指引優化方向的關鍵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