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檢測
發布時間:2025-08-04 22:24:44- 點擊數: - 關鍵詞: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有機肥料檢測核心內容
有機肥料的質量評估與安全使用,依賴于科學、客觀、全面的檢測分析。核心檢測項目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如GB/T 18877、NY/T 525等),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一、 物理性質指標
- 外觀與氣味: 觀察肥料形態(粉狀、顆粒狀、塊狀等)、顏色、均一性以及是否存在霉變、結塊、明顯雜質等。正常有機肥應具有發酵腐熟的特征氣味,無異味(如惡臭)。
- 水分(含水率): 反映肥料的干物質含量和儲存穩定性。水分過高易導致肥料霉變、養分損失和施用不便;過低則可能影響微生物活性(如生物有機肥)。標準方法為烘箱法(105±2℃)。
- pH值: 衡量肥料酸堿度。不同原料和工藝導致pH值差異,影響土壤微環境和作物吸收。檢測通常在特定水土比下使用pH計進行。
二、 化學性質指標
- 有機質含量: 有機肥料的核心價值指標,指肥料中含碳有機物的總量(扣除灰分)。高有機質含量是改良土壤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的基礎。常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法)測定。
- 總養分(N+P?O?+K?O): 指肥料中可提供的主要植物營養元素氮(N)、磷(P?O?)、鉀(K?O)的總和。
- 總氮(TN): 采用凱氏定氮法或杜馬斯燃燒法測定,包含有機氮和無機氮。
- 總磷(TP,以P?O?計): 通常采用磷鉬酸喹啉重量法或鉬銻抗分光光度法(需經酸消解)。
- 總鉀(TK,以K?O計): 通常采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經酸消解)。
- 碳氮比(C/N): 有機物料中總碳與總氮的比值。過高(>30)可能暫時固定土壤氮素;過低(<20)可能造成氮素損失或產生異味。通常由測得的有機質(按含碳量58%折算)和總氮計算得出。
- 酸堿度(水溶性):部分標準要求測定水溶性酸堿度,反映肥料溶解后對土壤溶液pH的即時影響。
- 氯離子(Cl?)含量: 對忌氯作物(如煙草、馬鈴薯、部分果樹)尤為重要,需控制在限量以下。常用硝酸銀滴定法或離子色譜法。
- 鈉離子(Na?)含量: 在高鹽原料(如某些餐廚廢棄物)制成的肥料中需關注,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常用火焰光度法或離子色譜法。
三、 重金屬限量指標
嚴格控制重金屬含量是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主要檢測項目(依據GB 38400)及常用方法:
- 總砷(As): 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總汞(Hg): 冷原子吸收光譜法或原子熒光光譜法(需消解)。
- 總鉛(Pb):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總鎘(Cd):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總鉻(Cr):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總鎳(Ni): (部分標準或特定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總銅(Cu): (部分標準或特定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總鋅(Zn): (部分標準或特定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四、 生物安全與衛生指標
- 蛔蟲卵死亡率: 評估肥料經無害化處理后對寄生蟲卵的殺滅效果。要求≥95%。通過顯微鏡檢計數。
- 大腸菌群數: 指示肥料受糞便污染程度及衛生狀況。常用發酵法或濾膜法檢測,以大腸菌值表示(如≤100個/g(mL))。
- 糞大腸菌群數: (部分標準要求)更特異地指示糞便污染。
- 種子發芽指數(GI): (部分標準或特定要求)評估肥料腐熟度和植物毒性。用肥料浸提液處理種子(如蘿卜、白菜),計算發芽率及根長與對照的比值。GI > 70%通常認為腐熟較好、無毒性。
檢測流程要點
- 采樣: 嚴格按照標準方法(如四分法)進行多點、代表性取樣,確保樣品的真實性。
- 樣品制備: 樣品需經過風干、粉碎、過篩(如1mm篩)、混勻等預處理,以達到分析要求。
- 分析測定: 依據國家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在具備資質的實驗室進行。需使用符合要求的試劑、儀器設備,并進行質量控制(如平行樣、標準物質、加標回收等)。
- 結果報告: 清晰列出各項檢測項目的實測值、所依據的標準限量值(如有)和對應的檢測方法標準號。
通過以上系統、規范的檢測,可以全面掌握有機肥料的質量特性、養分供給能力、環境安全風險及衛生狀況,為科學施用、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健康提供重要依據。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