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變性分析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yè)、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fā)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觸變性分析:流動與靜止間的可逆魔術
現(xiàn)象本質:時間依賴的剪切稀化
觸變性,堪稱材料世界中的一項精妙魔術。它描述了一種獨特的流變行為:當材料受到持續(xù)的剪切作用(如攪拌、涂抹)時,其粘度會顯著降低,變得易于流動;而一旦外力停止,材料又能逐漸恢復其原有的高粘度狀態(tài),甚至變得更為稠厚。這種粘度隨時間變化的可逆過程,是觸變性最核心的特征。
與簡單的剪切稀化(粘度僅隨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外力消失后立即恢復)不同,觸變性展現(xiàn)出鮮明的“時間依賴性”?;謴瓦^程并非瞬間完成,而是需要一定時間。這種特性使得觸變性材料能在“流動”與“穩(wěn)定”兩種狀態(tài)間靈活切換,滿足多樣化的應用需求。日常生活中,番茄醬在擠壓時順暢流出,靜置后卻不易從瓶口滴落;某些牙膏在刷牙時易于鋪展,刷完后又能穩(wěn)定附著在牙刷上,這些都是觸變性的生動體現(xiàn)。
微觀機理:結構破壞與重建的博弈
觸變性的奧秘深藏于材料的微觀結構之中。通常,具有觸變性的材料內部存在某種弱相互作用的網絡結構或有序排列:
- 靜止狀態(tài): 顆粒(如粘土片、二氧化硅)、高分子鏈或表面活性劑分子通過范德華力、氫鍵、靜電吸引等作用,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三維網絡或絮凝結構。此時材料粘度很高,甚至呈現(xiàn)類固體行為。
- 施加剪切: 外力作用破壞了這些弱連接或有序排列。結構被拆解、顆粒或分子沿流動方向取向排列。內部結構阻力減小,表現(xiàn)為粘度顯著下降,材料開始流動。剪切速率越高或剪切時間越長,結構破壞通常越徹底,粘度也越低。
- 剪切停止: 外力撤除后,被破壞的結構單元(顆粒、分子等)在布朗運動或殘余相互作用力的驅動下,重新開始相互靠近、連接、組裝。這個過程需要時間,粘度隨之逐漸回升,材料重新增稠甚至凝膠化。最終,結構恢復到接近初始的穩(wěn)定狀態(tài)。
因此,觸變性的本質是微觀結構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可逆的“破壞(Breakdown)→ 重建(Build-up)”循環(huán)。這個動態(tài)平衡過程決定了材料在流動性和穩(wěn)定性之間的完美轉換。
量化分析:捕捉流動與恢復的軌跡
科學地描述和量化觸變性至關重要,旋轉流變儀是進行此類分析的主要工具。常用測試方法包括:
-
階梯剪切速率測試(Thixotropic Loop):
- 測試流程: 首先在較低剪切速率(模擬儲存/靜置狀態(tài))下測量粘度;然后以恒定速率或線性增加速率將剪切速率升至預設高值(模擬使用/施工過程),記錄此過程(上行線)的粘度變化;保持高剪切一段時間(可選);接著以相同速率或線性降低速率將剪切速率降至初始低值(模擬外力撤除),記錄此過程(下行線)的粘度變化;最后在低剪切速率下保持一段時間,監(jiān)測粘度恢復情況。
- 關鍵指標: 上行線與下行線會形成一個滯后環(huán)(觸變環(huán))。觸變環(huán)的面積是衡量觸變性強弱的經典指標:面積越大,表明結構破壞程度越大或恢復過程越慢,即觸變性越強。此外,低剪切速率下粘度隨時間恢復的曲線(恢復曲線)及其達到穩(wěn)定所需時間(恢復時間)也是重要的量化參數(shù)。
-
恒剪切速率下的結構恢復測試:
- 測試流程: 首先在高剪切速率下持續(xù)剪切一段時間,徹底破壞結構;然后瞬間切換到極低的、固定的剪切速率(足以檢測結構變化但對結構破壞最小)。
- 關鍵指標: 記錄在低剪切速率下粘度隨時間增加的變化曲線(恢復曲線)。通過擬合模型(如指數(shù)恢復模型)可以計算出恢復速率常數(shù)和最終恢復程度(恢復率),精確量化結構重建的動力學過程和最終狀態(tài)。
-
振蕩測試:
- 測試流程: 對小幅度振蕩應變(通常在線性粘彈區(qū)內)進行頻率掃描或時間掃描。在破壞結構后(如施加高剪切或大振幅振蕩),切換到小振幅振蕩模式,監(jiān)測儲能模量(G',代表彈性)和損耗模量(G'',代表粘性)隨時間的變化。
- 關鍵指標: G'的恢復速率和最終值能直觀反映網絡結構強度的重建過程。G'/G''的交點變化也能指示材料從液態(tài)向類固態(tài)的轉變。
應用價值:在流動與穩(wěn)定間尋求平衡
觸變性分析對于理解和設計眾多工業(yè)產品及工藝過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 涂料與油墨: 觸變性確保其在儲存時不分層、不沉降(高粘度穩(wěn)定),施工時易于涂刷或噴涂(剪切稀化流動),涂覆后減少流掛、保持良好流平性和膜厚(粘度恢復)。
- 食品工業(yè): 影響醬料(如蛋黃醬、番茄醬)、乳制品、巧克力等的口感、涂抹性、擠出性、貨架穩(wěn)定性及視覺觀感。
- 化妝品與個人護理品: 決定了洗發(fā)水、沐浴露的起泡性和沖洗性,以及面霜、牙膏的擠出性、鋪展性和在皮膚/牙齒上的停留性。
- 藥品與生物制劑: 對于注射劑(特別是高濃度蛋白制劑)、眼藥水、凝膠制劑等,觸變性影響給藥方式、注射推擠力、生物利用度和制劑穩(wěn)定性。
- 建筑與建材: 混凝土、砂漿、填縫劑等需要觸變性來保證泵送時的流動性和施工后的抗下垂性、保水性。
- 能源與地質: 鉆井液(泥漿)的觸變性對懸浮鉆屑、控制井眼壓力、防止井壁坍塌至關重要。
- 齊全制造: 在陶瓷漿料成型、3D打?。ㄈ鏒IW, FDM)中,材料的觸變性影響打印精度、層間結合和最終產品性能。
結語
觸變性分析揭示了材料在流動與靜止狀態(tài)間可逆轉換的微觀機制和動力學過程。通過精確的流變學測試,我們能夠量化觸變特性,理解其背后的結構變化規(guī)律。這不僅為解釋材料在實際應用中的行為提供了科學依據,更為設計具有理想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齊全材料指明了方向。在流動與穩(wěn)定的精妙平衡中,觸變性持續(xù)展現(xiàn)著其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應用價值。

